我国最早的年画——历史的印迹
背景:
年画,是指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形式之一,是用于庆祝新年而制作的一种平面艺术品。作为中国的民间艺术一种,早在唐代就已存在。但是,最早的年画是什么样子的呢?
最早的年画框架:
据考证,最早的年画应该出现在北宋时期。北宋人较为富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农历新年期间赠送年画。而最初的年画,主要是一些民间画家在白纸上用笔墨绘制各类图案,加上红色的涂抹之后,完成年画的绘制。
这些年画,通常用于贴在家中的供桌、春联和门楼上。所以在当时,年画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艺术形式。
最早的年画形式:
在南宋时期,制作年画的艺术形式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改进。在这个时期,制作年画的手法开始从单纯的线描扩展到了各种色彩绘制。
而且,南宋时期的年画作为一种压线板画的形式,经常用于家庭、官署和庙宇等场所,并逐渐发展为一种商业艺术品。这一时期年画的色泽鲜艳、构图生动,具有吸引人眼球的特征。
最早的年画题材:
在元代时期,年画的制作开始出现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题材。此时,年画并不仅仅是农民阶层所用的平面艺术品,而是商家所贴在门楼上的“广告”形式。
于是,制作年画逐渐成为了一种商业行为,并且在题材上增加了更多的市井文化元素,如春联、水墨画、以及对社会上著名人物的抒发等。因而,元代年画其题材离不开吉祥图案、花鸟果蝇、历史典故、神话传说、优美的文字和诗词等元素。
从北宋到元代,中国年画历经几经演变,逐渐形成传统年画的雏形,而印迹的发现和大量史料的收集及整理,为我们今天了解中国年画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